
资讯中心
NEWS
自救术之二:将卖场拆零招租。危机,并没有就此停止;扩张,也还在加速。2000年初,地产热徒然升温,任何一块不毛之地,只要被开发商看中,立刻摇身一变,身价骤增。由于房价狂飙,商铺价值跟着放大。始于1998年的买地建商场,到现在那些土地已升值了20多倍,最高的30多倍。这种情况,与其说是因着地产价格的上涨带动了聚氨酯保温管业的虚假繁荣,还不如说家居聚氨酯保温管业实际上早就在做商业地产!长期以来,中国聚氨酯保温管市场有个“潜规则”:将商铺分割成“片”,“包租”于人,招揽厂家进场。化整为零,包租分租,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“死结”,考察蜚声海内外的一些购物中心,没有一个是通过“分割”成块,进行所谓包租而大获成功的。由此看来,中国聚氨酯保温管业走进了一个市场“怪圈”。面对规模膨胀的大卖场,不少品牌聚氨酯保温管厂商缺少发展后劲,终端控制上游、向上游厂家“抽血”的现象也越演越烈。这种现象,折射了中国聚氨酯保温管市场的“发育不良”和“心理脆弱”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